HTC應深思蘋果失寵 粉領別抱三星的原因
撰文:王贊元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會議中使用台灣品牌宏達電HTC智慧型手機, 這個意外發現雖非負面新聞,卻也不是加分的代言,因為北韓與時尚、流行天差地遠,對已經成為消費品牌的HTC並無助益。
曾幾何時,周遭女性親友一旦處於靜止狀態,從皮包掏出劃呀劃的手機,三星居然佔了九成!同理可證的情境,大量發生在餐廳、咖啡館等粉領出沒的地方,捷運因為還有學生、一般大眾,反而分散了手機集中率,三星現象並不明顯。
為什麼粉領姐妹們棄智慧手機王者「蘋果」而不回頭?應該還是從外觀說起,iphone3G圓潤弧度的極緻美形,豎立設計典範,後續第4代的方塊酥外觀,其實與女性消費者的審美觀有不小的落差,所幸周邊精美的手機套、外殼、吊飾挽救不少換機的心,「遮醜」的事實不言可喻。
從使用行為、使用情境來看,粉紅色皮質手機套輕薄又色彩繽紛、結合開闔式粉盒的情結,造成三星吸引大量粉領女性用戶跳槽,別抱三星懷抱,對於競爭者蘋果、HTC,都是重重一擊。
一邊吃飯、喝咖啡、八卦聊天時,手機運算速度快,還可以同時拍照、兼顧多個談話對象,完全符合現代人一心多用的新心態。
未來HTC如何迎戰三星,恐怕不只是從外觀設計著眼,深入內心探索使用者心理,才是產品進階的必然的路。
撰文:王贊元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會議中使用台灣品牌宏達電HTC智慧型手機, 這個意外發現雖非負面新聞,卻也不是加分的代言,因為北韓與時尚、流行天差地遠,對已經成為消費品牌的HTC並無助益。
曾幾何時,周遭女性親友一旦處於靜止狀態,從皮包掏出劃呀劃的手機,三星居然佔了九成!同理可證的情境,大量發生在餐廳、咖啡館等粉領出沒的地方,捷運因為還有學生、一般大眾,反而分散了手機集中率,三星現象並不明顯。
為什麼粉領姐妹們棄智慧手機王者「蘋果」而不回頭?應該還是從外觀說起,iphone3G圓潤弧度的極緻美形,豎立設計典範,後續第4代的方塊酥外觀,其實與女性消費者的審美觀有不小的落差,所幸周邊精美的手機套、外殼、吊飾挽救不少換機的心,「遮醜」的事實不言可喻。
從使用行為、使用情境來看,粉紅色皮質手機套輕薄又色彩繽紛、結合開闔式粉盒的情結,造成三星吸引大量粉領女性用戶跳槽,別抱三星懷抱,對於競爭者蘋果、HTC,都是重重一擊。
一邊吃飯、喝咖啡、八卦聊天時,手機運算速度快,還可以同時拍照、兼顧多個談話對象,完全符合現代人一心多用的新心態。
未來HTC如何迎戰三星,恐怕不只是從外觀設計著眼,深入內心探索使用者心理,才是產品進階的必然的路。
撰文:王贊元
iPhone遊戲不必複雜,不看手冊也會玩,暫停一小時、一天、一週後重拾手機仍可以玩得津津有味。Apple的邏輯是,簡單反而能夠吸引使用者不斷回來玩,走紅原因就像巧虎島、天線寶寶等節目,掌握單純的內容就是王道。
知名的科技部落格選出本年度最佳iPhone遊戲5款,我們快來看看到底特色在哪裡?
1. Hill Climb
簡單的卡丁車爬坡過關遊戲,殺時間最佳玩伴。
2.Pitfall
不同視角、高畫質,是這款遊戲的特色。
3.Lili
比美PS3、XBOX,號稱今年最佳畫質的iPhone遊戲,主角Lili在遊戲中打怪物求生存的冒險遊戲。
4.Doors & Rooms
共計100道門關卡的脫困遊戲,玩者必須不斷找鑰匙或工具破關,最棒的是,無限制玩很久、居然是一款徹底免費的遊戲。
5.Hundreds
美術設計風格非常棒的策略遊戲,既好看又好玩!
資料參考:
Technology Blog,itinfoz
iPhone遊戲不必複雜,不看手冊也會玩,暫停一小時、一天、一週後重拾手機仍可以玩得津津有味。Apple的邏輯是,簡單反而能夠吸引使用者不斷回來玩,走紅原因就像巧虎島、天線寶寶等節目,掌握單純的內容就是王道。
知名的科技部落格選出本年度最佳iPhone遊戲5款,我們快來看看到底特色在哪裡?
1. Hill Climb
簡單的卡丁車爬坡過關遊戲,殺時間最佳玩伴。
2.Pitfall
3.Lili
比美PS3、XBOX,號稱今年最佳畫質的iPhone遊戲,主角Lili在遊戲中打怪物求生存的冒險遊戲。
4.Doors & Rooms
共計100道門關卡的脫困遊戲,玩者必須不斷找鑰匙或工具破關,最棒的是,無限制玩很久、居然是一款徹底免費的遊戲。
5.Hundreds
資料參考:
Technology Blog,itinfoz
撰文:王贊元
PS4來了!距離2006年11月11日銷售上一代PS3後的第7年,SONY訂於2月20日在美國紐約市,以"see the future(看見未來)"為題,發表最新PS4,此番瞄準「家庭」、「社群」概念的遊戲機,將為電玩產業寫下革命的一頁?
我們先把時針撥回2006年4月28日,任天堂發表體感操作的遊戲機Wii,以親和力的操作介面、適合全家人參與的遊戲,搶下全球客廳的目光。更引發跨界影響,許多室內設計師遷就Wii入駐客廳,將空間改造成Wii的友善空間,當時科技業預言,「機上遊戲盒」極可能整合數位電視、機上盒、遊戲機、隨選視訊(電影、影集、運動比賽...)、電視購物…等功能,成為客廳娛樂大一統的供應商,可惜橫向整合內容不易、雲端/軟體app環境未成熟、社群聚合力不足,連附贈的新聞閱讀介面都常常出現網路卡卡等連線問題,在擴充、延續性欠缺下,2年後Wii終究褪去光環,紛紛被諸多家庭束之高閣。
Wii後7年,PS4似乎針對Wii的缺點,重新返回客廳,企圖以遊戲為「媒介」,結合「社群」概念,將玩家從「遊戲上」帶到「遊戲下」的生活中,這是另類的O2O(虛實整合),如果串連成功,玩家更方便進行消費、導購、社交…等「線下行為」,PS4則變身名副其實的「玩樂站」(Play Station)。
網路預測PS4的遊戲社群,看起來很像虛擬社群遊戲Second Life
PS4敢於在此時挑戰微軟、任天堂,多半是仗著SONY「雙螢優勢」(Xperia手機、Bravia電視機),但不要忘了後有追兵,iPad/iPhone、Android裝置、Amazon Kindle均擁有遊戲平台,因此這次接受市場的檢驗點預計包括如下:
1.第二螢幕的整合度,也就是軟體串連度是否順暢?
2.在雲端環境中,硬體對於影音、遊戲、上網的能力是否夠力?
3.各類內容供應商,包括電影、電視、遊戲…是否力挺SONY?
4.合作伙伴是否可以從PS4平台,獲得合理的營收拆分?(類似iTune、Google Play、Amazon.com的產業鏈結構、開發環境等)
話說2006年Wii上市前的開發代號為「Revolution」(革命),任天堂以體感操作帶來「電視遊戲革命」而自居,歷史證明Wii成功達陣,替遊戲史寫下深具影響的一頁,SONY的PS4放眼未來,真的能接受以上4點及市場嚴峻的考驗,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參考資料:
SONY PlayStation 邀請通知
Sony asks us to 'see the future' of PlayStation on February 20th
PlayStation Home 1.3 will let you launch any game from inside the metaverse
「soIN結論」:PS4從客廳將玩家從「遊戲上」帶到「遊戲下」的生活。
「soIN指數」:
軟體幸福指數(1~5分):★★★☆
硬體幸福指數(1~5分):★★★★
媒體幸福指數(1~5分):★★☆
「soIN平均指數」:3.3
「soIN / soOUT總評」:soIN!!!
B快門光線比手畫腳 圖片來源:http://r90043.pixnet.net/ |
我是個賭具白癡。
不論撲克牌、麻將、象棋、圍棋、跳棋、軍棋、骰子......凡是一種具有固定規則的遊戲,我都是一學就會,學完就忘,下次要玩時,又重新學。或許這是「遵守規則失調症」吧!
有一次跟學設計的朋友一起去露營,夜幕低垂時,有人提議,「我們來玩光線比手畫腳吧!」,於是大家拿著有火星的木柴在夜裡亂揮,另一個人猜他在畫什麼,有人用B快門拍成一張張用光線繪圖的照片,留下無限回憶。有趣的是,這些以創意維生的朋友,從來沒有一次在夜裡拿出撲克牌來,他們每次都想出新的玩法。
這些「撲克牌朋友」與「規則失調症朋友」聊天也大不相同。
如果你說,「我有個點子,我們可以......」,前者會說「這個不可能,因為xx理論說不行!」這話題就死了;但後者會說「對呀對呀,我們還可以oo**##&&......」然後可以就這個話題聊出好多創意。這兩種人腦中應是線路不同的,如果把他們一起按在核磁共振儀上,他們聽到同一句話時,腦中作出反應的位置應該大不相同。
從前,遵守規則失調症的患者是很難做到什麼了不起的工作的,打開勵志雜誌,都是某大老闆喜歡圍棋、某大老闆喜歡橋牌、某大股神每天下班就打牌,似乎牌桌的廝殺與商場的運籌帷幄是相連的,他們的成功就是因為懂得規則,而且在規則裡鑽研的精深,因為「魔鬼藏在細節中」。我們的媒體總是喜歡強調努力的重要性,就像受到日劇的影響,主角永遠是「孜孜矻矻」的,連找個食材都要「究極」、「嚴選」。
在這種主流價值觀之下,許文龍和安德烈.科斯托蘭尼(《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作者)那種老神在在,而不是埋頭苦幹的人,在商業雜誌中沒什麼版面,因為他們的故事中缺乏了苦幹實幹的那一部分。
我們社會的不快樂似乎是由這種價值觀來的。當一個年輕人工作不力時,老闆較少去想「我是否把他放錯了位子?」而是想「他就是懶,讓他更努力!」而年輕人要博得老闆青睞的方式就是沒日沒夜的加班,至少可以顯示勤勞。於是大家沒有休閒,去玉山登頂還要帶手機,一個月要加班28天,於是,我們不快樂。
但是,如果這位年輕人很清楚他自己要些什麼,他會選擇這種生活方式嗎?他自己也茫然,於是哪家公司要他,就急忙上任,不管這工作適不適合。
我們的社會似乎是因為缺乏思考,所以不快樂的。
我們老是說他們草莓族,其實他們擁有前所未有的創業環境:
- 如果他有點子,可以把它寫成APP,丟到Apple或Google的平台上,對全世界銷售;
- 如果他有創意,你可以把它做出來,拍成影片,丟到Kickstarter上對全世界募資;
- 如果他沒點子,你可以打開TED,那裡有全世界很多成功案例,學著如何用簡單方法解決社會的問題,創業成功;
- 如果他想到不同的地方工作,你的履歷不止可以丟到104,你可以丟到全世界的招募網站,找各地的工作;
- 如果他想學習,他可以打開iTunes,那裡有史丹佛等世界一流名校的Open Course可免費選課。
當上一代還在想如何限制外勞、如何不讓大陸優秀人才到台灣來搶我們的工作機會時,草莓族們有許多已經隻身去了國外打工旅遊,在黃石公園、在牧場裡體會為何世界是平的,他們下一個舞台,不是台灣,不是大陸,而是地球。
美國總統歐巴馬倡議國會通過「新創公司簽證」,要爭取在平坦世界裡創業的年輕人在美國落戶,而我們卻仍然用數十年前的觀念,以年輕人是否耐操來斷定他的好壞。
建議這些被上班族當作「類固醇」施打的商業雜誌換個腦袋,別再人格分裂的一邊報導大老闆如何休閒生活卻一邊歌頌小員工苦幹實幹了。
而草莓族們,別再看傳統商業雜誌了,創辦你們的雜誌,宣傳你們的價值觀吧!
這一代,要的不是鑽研如何打牌,而是研究怎麼創出新的牌戲,腦中還沒成型的想法,比店裡買到的更值錢。
撰文:王贊元
戴爾電腦日前傳出下市傳聞,本週又有更進一步消息,原來微軟伙同私募股權投資公司Silver Lake Partners,打算挹注戴爾30億美元,這是微軟繼投資諾基亞後,再度跨足硬體產業的重要佈局。
微軟在想什麼?從早期投資NBC跨足媒體、這兩年動作頻頻,挺進送秋波給諾基亞,再吃進大型硬體廠戴爾,消費者不禁問:「PC不是夕陽產業了嗎?」但至此微軟才是「軟體+媒體+硬體」齊備的全盤佈局。
在策略上,微軟迫於軟體光碟消失、開放軟體競爭、app興起、雲端運算環境成熟等因素,不得不變革,且將計就計,將危機轉換成優勢,與戴爾結合的如意算盤分析如下:
1.打進最後一哩通路,更貼近用戶:
戴爾電腦在政府部門、學校、醫療機構、大中小企業擁有很大的裝置基礎,微軟的作業系統、辦公室軟體、甚至購併的Skype軟體,都可以藉此名正言順的「軟硬合一」。
2.線上、線下大一統:
O2O,不管是online to offline線上更新(或雲端運算)直通硬體桌機、筆電,或offline to online離線運算同步回雲端,過去落後Apple、Google的雲端佈局終於可以無縫接軌。
3.品牌、技術根留美國:
美國政府一向鼓勵本國企業互助、互挺,Google購併Moto就是最好的例子,歐巴馬尚且要求Apple製造根留美國,當年IBM將Thinkpad賣給聯想的戲碼肯定不會重演,於是救戴爾一定是美國企業莫屬。
其實翻開歷史,當90年代Apple差一點下市、甚至有倒閉危機時,微軟也曾伸出援手,投資Apple 1億5千萬美元,交換條件是微軟允諾開發支援Office for Mac共5年的時間,這就是Office 97 for Mac的由來,當年推出PC用戶還有點醋勁大發,因為同樣是Office軟體,居然麥金塔電腦版本比Windows PC版更優、更好用,逼得微軟開發團隊跳出來保證,「PC下一版會追上Mac版...」。
雖然戴爾創辦人Michael Dell從當年車庫創業的年輕人變成兩鬢斑白的中年大叔,曾近身採訪Michael Dell的筆者也不禁感嘆歲月不留人,但是歷史常常重演,並重覆走過的痕跡,戴爾此番若下市,回德州老家練功,誰說牛仔不會脫胎換骨,重返科技圈呢?
限行措施。圖片來源:http://www.bjjtgl.gov.cn/ |
最近新上任的大陸政治局,很喜歡說「標本兼治」,談到「貪腐」問題時這麼說,談到中韓關係時也這麼說。
什麼是「標本兼治」呢?
大陸的公務員考試中有一種「申論題」,給你一個實際問題,如果你主政,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我很感興趣,朋友給了我一題「北京交通壅塞,請問如果你主政,如何改善交通壅塞的問題?」我告訴他,北京壅塞的問題在於城鄉不均衡,半個台灣大的北京市轄區約有兩千萬人口,多數人要通勤上下班,於是地鐵坐起來痛苦,就買車,結果塞車更痛苦。
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建議:1、改善地鐵品質,增加線路;2、提高汽車的擁有成本;3、發展衛星城市,不要把全部人都帶到城區。
朋友不置可否,因為這種問題本來沒有標準答案。
後來,奧運期間,為了解決塞車問題,北京市用了限行的方法,一周中的每一天頒佈兩個號碼,僅有尾數符合這兩個號碼的車才能開進五環內,否則罰錢,瞬間「解決」了塞車問題。
我的方法,可能要花上幾十年,限行的方法,立刻見效。其實,我提的方法,北京都做了,這是「治本」,但限號,是「治標」,兩者都做,叫做「標本兼治」。
***
Facebook的限制級廣告 圖片來源:網路 |
讓人一不小心就會點到的偽裝內容廣告 |
又比如Mark Zuckerberg說「Facebook依賴HTML5開發手機App是個錯誤」,把Facebook app反應緩慢的問題完全歸咎到「HTML5還沒準備好」,但語剛出口,就有一家小公司做了一個全功能的「Fastbook」,完全用HTML5做的網頁版本,速度比後來Facebook的原生版app還快。
Sencha Fastbook from Sencha on Vimeo.
上次大陸朋友來,為了要跟他們通信,我裝了WeChat這個APP,但沒有朋友在上面,就一直閒置,朋友告訴我,只要讓它掃瞄我的通訊錄,就可以把有用WeChat的朋友找出來。我才想起當初安裝時我拒絕了讓WeChat掃瞄,因為它背後的騰訊公司是知名的流氓企業,我不敢讓它接觸朋友們的個資。
對騰訊的擔心用在Facebook上也是完全符合的,這家公司的「無所不用其極」的流氓態度令人擔心,一反Amazon, Google這些美國公司「嚴以律己」的態度,Facebook的這幾個年輕人,我想,如果沒有美國囉嗦的法律來限制,他們應該什麼都做得出來。
我們的個資,還有所有親友的個資,放在上面安全嗎?
相反於Facebook的「『寬』以律己」,Google自行聘請了一群「廣告警察」,檢查廣告素材是否違反Google policy、以及是否有釣魚網站鏈接等「壞廣告」,光是2012年就退回了224M的廣告,以95%的收入來自於廣告的企業來說,這種道德的高標準令人激賞。
經營網站像治國,可治標,也可治本;Google+的冷清似乎需要一些短期動作來衝一衝;而Facebook最好能學會治本,一個掌握大量個資卻對道德要求不高的企業是很令人擔心的。
Facebook想要把股價衝上來,「標本兼治」真是重要的啊!
撰文:王冠翔 Sean Wang
「頭條新聞: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正式更名為Consumer Eco-system Show」
這麼轟動武林的事怎麼發生的,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簡稱CES),是全球最大消費科技產品論劍之一;其始於1967年6月紐約,並於1998起改為每年1月固定於拉斯維加斯舉行。
1999到2012,CES論劍都是由武林盟主Wintel陣營的Microsoft發表開幕演說,但2013那年,改由全球智慧手機晶片帶頭大哥Qualcomm執行長Paul Jacobs簒位演說,當中除了突顯行動科技已成為產業主秀,同步也卸下Microsoft天下第一派的重責大任!
那些年,武林有四大門派趁勢堀起,他們是G.A.F.A.(Googal, Apple, Facebook, Amazon),各擁絕學,雄霸一方:
1. Google,透過協助消費者取得所需資訊各項工具平台,串連起消費者的自由樂土;
2. Apple,藉由消費者醉心的裝置,透過服務平台建立起遺世獨立的享樂王國;
3. Facebook,藉由人與人的串連的UGC平台,快速突變而成最讚帝國;
4. Amazon ,蒐集並運用消費者評論資訊等Big Data,最佳化其線上零售世界。
四大門派雖各領風騷,但卻有個共同點:他們都逐步建立與消費者間共生共榮的國度,一個自己自足的Eco-system(註)。
註:Eco-system,引用生物學中生態系統的概念,這兒指一群相互連結,彼此命運與共,共同創造與分享價值的參與者,這些參與者包括軟硬體廠商、開發人員、服務平台、消費者等。
2013年,CES論劍最為人詬病之處,就在於「大而無用,了無新意」,特別是幾個重要門派的缺陣,更使得那年CES論劍的焦點,除了眾所矚目的行動科技,當然就是大電視(請參考:Samsung的Operator as an app策略對數位電視產業的意義),但有大電視卻無大內容,以及並非所有行動大廠的共襄盛舉,還是讓那場論劍,坐實「大而無用,了無新意」。
TheGuardian談到CES時,標題甚至用了個問句”CES 2013: as big as ever, but is it out of date?”
這一屆,CES論劍決心找回昔日的榮耀,希望更多武林中絕頂高手參與,讓這場盛會名符其實,於是決定不再將自己侷限在Electronics,只由各路硬體高手個別參與論劍!
新的CES論劍(Consumer Eco-system Show)最大的不同,將廣邀各Eco-system門派帶頭大哥,由帶頭大哥鼓勵生態系中的各個不同軟體、硬體與媒體等要角參與並串連,並藉由生態系間彼此良性交流與競爭,呈現出武林中大大小小不同生態系特色!
或許,這屆的CES論劍,報紙評論標題會是:New CES : as big as ever, and it is so IN !
圖片來源:Flickr
參考資料:Guardian